导读
截止到2020年7月26日,科创板总计申报企业409家(注:同一个企业两次申报按2家计算)。其中,注册生效企业155家,终止36家(含终止注册),上市企业140家。
【上周主要内容】
1.睿创微纳IPO后遭遇4000万专利侵权诉讼;
2.半导体“微”系企业首日开盘涨势迅猛;
3.郑州信大捷安终止科创板进程,曾被问及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较少的原因;
4.三家科创板企业受广发证券处罚影响中止审核,或等或换。
一、上市公司——睿创微纳发布涉诉公告
7月22日,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睿创微纳”)发布涉诉公告,称其于2020年7月20日收到武汉红视热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红视热像”)起诉睿创微纳及其三家子公司的《民事起诉状》((2020)鄂01知民初178号)等相关材料。
案由: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
涉案专利:ZL201720205929.7号“激光指示点和指示光标重合的热成像夜视仪”,专利目的是实现热成像夜视仪快且准的定位以及方便的使用;
涉案产品:户外手持红外热成像仪产品(E3系列及E6系列),睿创微纳在公告中成该等产品销售额占公司2019年、2020年1-6月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左右和2%左右;
涉案金额:合计4422.57万元。
被告睿创微纳是一家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 MEMS 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它是首批科创板受理,且首批发行上市的企业。巧合的是,2019年的7月22日,正是睿创微纳发行上市的日期。
(来源:睿创微纳招股书)
原告武汉红视热像是一家专业从事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及销售;户外用品的销售;电子产品、数码产品等的生产、销售及网上销售的企业,其主营产品为具有夜视功能的手持热成像仪。从睿创微纳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武汉红视热像曾为睿创微纳的经销商,后睿创微纳主动放弃合作。
另外,从网络公开的信息来看,早在去年,武汉红视热像就向睿创微纳及其子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由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19日受理,涉案专利相同,彼时涉案金额总计约4000万元。
看来,两家公司的纷争已久,结果如何我们静待法院的判决。
二、新增上市企业10家——半导体“微”系企业很猛
上周可谓是近几个月来,上市企业最多的一周了,单22日一天,就有7家企业上市。
从首日股价涨幅来看,半导体领域企业,普遍高于其他企业。涨幅排名前三的芯朋微(368%)、力合微(341%)、寒武纪-U(230%),均为半导体企业。
三、新增受理企业2家
上周新增受理2家企业,分别为“微”系企业“无锡力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环保领域企业“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企业审核状态更新
在审企业中,共67家企业状态发生更新。其中,终止1家,中止(其他事项)3家,注册生效7家,提交注册6家,上市委会议通过2家,问询及材料更新48家。
1. 郑州信大捷安终止科创板进程,曾被问及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较少的原因
信大捷安是一家以国家商用密码体系为技术核心基础的信息安全企业,主要产品是以国密安全芯片为基础的安全终端类产品、安全平台类产品。7月21日,信大捷安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此前,信大捷安共经历2轮问询。
在首轮问询中,曾被问及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较少的原因,是否存在技术突破瓶颈。
2. 三家科创板企业受广发证券处罚影响,中止审核
7月22日,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广发证券为保荐机构的科创板在审公司,均“因发行人的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依法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或者接管等监管措施,尚未解除”而中止审核。
早在7月10日,广发证券收到来自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公司因“未勤勉尽责,尽职调查环节基本程序缺失,缺乏应有的执业审慎,内部质量控制流于形式,未按规定履行持续督导与受托管理义务”,“踩雷”康美药业巨额造假案而受到监管。根据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广发证券将被采取三项监管措施。
第一,责令改正,应对公司投行业务进行深入整改;
第二,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期间,暂停公司保荐机构资格;在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7月19日期间,暂不受理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
第三,责令限制高级管理人员权利。
受牵连的企业,要么等,要么换,都是时间......
-本期完-